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内饰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汽车内饰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分子材料龙头公司有:
1、利安隆: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产品和技术供应商。
2、蓝晓科技: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
3、天安新材:本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家居装饰饰面材料、汽车内饰饰面材料、薄膜及人造革。
4、银禧科技:国内3D打印高分子材料领域、3D打印创意化、个性化产品领域的领先者,部分3D研发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并投入市场,其中尼龙粉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创集团原名剑湖铁路玻璃钢,今创的复合材料车间专门生产铁路用的玻璃钢内饰,特别是近几年CRH动车组和高铁兴起之后利润非常高。主要为庞巴迪,阿尔斯通,南车,北车做配套。
碳纤维技术不仅可以使车身轻量化,同时还可以强化车身强度。其重量仅相当于普通钢材汽车的1/5,而硬度却是普通钢材汽车的10倍以上。***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的汽车,可以使车身重量比普通钢材做的汽车重量减少60%。真正把碳纤维材料应用到生活的
碳纤维内饰高档,耐高温,美观,持久,气温芳香。碳纤维布强度大,可以承受十倍的拉扯限度。重量约为钢材的五分之一,如果全车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车子内饰的重量。耐腐蚀性强,一般十年以内都不会破损,而车子的使用期限也大概是十年左右。
汽车碳纤维内饰挺好的,质量好:
1、碳纤维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 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
2、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3、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
曾经在某汽车OEM公司担任复合材料工程师,我大概说说,复合材料用于汽车都是通过把复合材料做成汽车的零部件,去替代已有的金属零部件,从而实现轻量化,目前用于汽车上的复合材料根据汽车的类型有一定区别,例如小汽车,一般是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来做成车门,引擎盖,后尾箱等等,典型的例子是宝马i8,全车身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因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在1.3-1.4g/cm3,比普通钢材的密度小,因此达到轻量化;在大巴中,常用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树脂通常是不饱和树脂和环氧树脂,这里有价格的原因,玻璃纤维比碳纤维便宜很多,使用不饱和树脂的时候出于气味的考虑,一般制备成大巴的外饰件,有前后保险杠,前后脸,前后蒙皮件等等,大巴的内饰件通常使用环氧树脂,有仪表台、检修盖等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在1.7-1.8g/cm3,同钢、铁等材料小,也能实现轻量化。
在汽车实现轻量化的进程中,新材料已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为金属轻量化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轻量化材料主要有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玻纤增强材料、碳纤增强材料、玄武岩纤维、植物纤维、低密度材料、微发泡材料、薄壁高刚材料等,简单介绍如下:
高强度钢分为普通高强度钢、烘烤硬化钢、冷轧各向同性钢、冷轧高强度含P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先进高强度钢、双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和孪生诱发塑性钢。车身设计师可根据板制零件受力情况和形状复杂程度来选择钢板品种,在满足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目前高强度钢是最佳的材料。
铝、镁合金体积质量小,易于成型,已成为仅次于钢材的汽车用金属材料,能够为汽车提供各种铸件、冲压结构件和挤压件等,铝、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将成为最具优势的汽车轻量化材料。
铝镁合金在新能源车上都应用火啦~
纤维增强材料主要是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和植物纤维增强材料,根据保留纤维长短,分为短切纤维和长纤维增强材料,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前端模块、仪表板骨架、门板骨架等结构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内饰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内饰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3xqt.com/post/6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