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旧款小鹏汽车内饰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旧款小鹏汽车内饰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旦达成交易,除非本身有质量问题或者约定的条款被触发,那么双方都应该遵守这样的交易结果,这是基本的契约精神的要求。只有这样的契约精神得到遵守,整个市场才能正常运转起来。
从小鹏汽车这件事情来看,原来旧款车型的车主,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仅仅是因为新款车型更好、价格更有优势而退货,这属于典型的“买亏了”的心理。无论是退货,还是一些车主要求的换成新款车型,其实都是对既有交易的破坏,这和那些房价降了而打砸售楼部的购房者是一样的。
如果车主的诉求得以通过,那车厂就没法玩了:车厂哪里还敢升级产品,哪里还敢搞促销?一旦这么做,就有旧车主跑过来要退货,车厂是断然接受不了的,这样的口子也没法开。所以,小鹏汽车的应对策略就是:道歉,宁愿给其他的优惠措施(比如将来购买小鹏汽车有优惠,1万~2万左右),也绝不退货或者换货。
关于海马的问题,我最近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嘴巴都磨出来茧,手都打烂了,海马汽车,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海马了,有很多网友都说我评论的太过犀利了,为什么说话那么难听还骂,质量又不差,我怎么能这样说话,其实我想说的是
我从来没有说过海马质量差也没有说过海马不行,我只是想说自从海马跟马自达分家了之后,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海南马自达了它的设计力产品力,包括整个车厂的品控以及他们未来的走向,包括他们的资金雄厚程度,已经完全没办法跟国内这些一线大车厂相比
我们国家的现在一线汽车厂吉利奇瑞长安长城比亚迪,包括一些比较小一点的二线品牌都比海马混的强,像什么众泰,江淮广汽,北汽,上汽,这些品牌,现在都比海马混的强得多,因为他们设计的东西够新颖够帅,产品力强颜值高,有核心竞争力有而海马什么都没有只能吃老本,而且现在大部分汽车厂都在发力新能源包括比亚迪,北汽,包括江淮新能源,上汽新能源,这些厂现在都在各方面开花,各方面发力,海马已经远远的落后了,已经再也不可能追上了😱
所以说就像国家一样的,落后就要挨打,你落后了,你的设计,你的产品力,你工厂的技术人员就会退步变少没钱跳槽。就会没有人死心塌地的给你干活,因为你没钱所以说他现在已经没有资本跟那些一线汽车厂开始抗衡了,更不要说什么国际大品牌的,所以说卖的差的话就会越卖越差,卖的不好就会越来越不好,销量越差越不想买,销量越差,售后越跟不上越没钱,各个方面都不好😒。这是恶性循环…除非有金主出重金 全新产品线 全新动力 重新从颜值动力油耗价位比肩一线品牌才有的救。
海马汽车已经发展到了30年的历史,时间并不短,但一年亏损10亿的状况还是挺让人惋惜的。
海马汽车沦落到现在这种状态是多方面的,产品研发投入不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又少之又少,海马海口和海马郑州相互内耗等等,两大基地、上十款产品,数十万的产能,1年的销量也从20多万降至十几万,让人惋惜。
海马汽车成立于1988年,总资产164亿元,直属员工1万多人,关联企业员工3万多人,年收入近200亿元,累计纳税170多亿元。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0572,还是有实力的。
刚刚上市的二代海马S5不到7万起,产品力强,有可能重演当年月销过万的盛况,从而扭转乾坤。
有些情况海马也是不能把握的,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大家所忽略,在海口海马跟马自达分家做自主品牌时,为了获取生产目录,值得投靠一汽,成立一汽海马销售公司,股比为51:49,一汽只出个目录,啥事也不干就分走了49%的利益,所以说,海马也是被一汽坑了。
海马集团当然很不爽,于是前往郑州新建一个100%控股的公司,但是在郑州海马又从事了地产业务,没把全部精力放在汽车业务上,这年头全力以赴做汽车都不一定行,现在海马重新聚焦汽车业务,还为时未晚。(鹿鼎记)
海马汽车之所以沦落到此地步,说到底,还是不注重技术,不着眼未来造成的。
海马汽车成立于1988年,早年合资马自达,总资产曾高达164亿元,直属员工1万多人,年收入近200亿元,累计纳税170多亿元。可谓是风光无限好过。
只可惜犯了很多自主车企的老毛病,赚钱风光时,并没有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有太多投入,也没有多少核心技术积累。从19年海马累计卖出400套海口房产自救可以看出,海马赚钱时,在消费,在想办法囤积资产,而不是投入到技术研发。可惜这不是北京,上海或深圳的房产,400套房产也仅仅获利2亿,使海马19年出现短暂的扭亏为盈。
如果当初将这些资产投入到汽车技术研发领域,现在的海马汽车,肯定不会是这种无人问津的状态。参照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企业前期,汽车技术和设计不够好时,将大量的资金和***都投身于技术研发及相关技术企业的收购投入。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比亚迪收购日本汽车模具厂,比亚迪挖来奥迪设计总监等。这些专注汽车专业技术和着眼企业未来的举措,使得吉利和比亚迪在自主汽车品牌中,越走越好,车辆品质也越来越接近和超越合资品牌。最终得到了市场的热捧。
汽车是个大的集成体,最重要的是技术的集成和积累。做汽车,说一千道一万,要沉得下来心,才能做大做强。
从年销20万辆到不到2万辆!到底是谁“杀死”了海马汽车?
很多老司机都还记得这样一款车,海马福美来,作为曾经与凯越、伊兰特并称为中国车市“新三样”的福美来,当年也是大红大紫的车型,而如今已经被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同样被市场竞争逐渐淘汰的,还有福美来背后的海马汽车。
巅峰期的海马汽车,年销量达到21.6万辆,但是随后急转直下,到2020年,海马的年销量已经不足2万辆。到底是谁“杀死”了海马汽车?
海马汽车成立于1988年,它的前身是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但是在成立之后,因为得不到美国福特技术支持,所以根本没有一款车型生产出来。1990年,马自达汽车经营不善,利润率较低,需要扩展新的市场,就这样,马自达和海马汽车一拍即合,成立了海南马自达,1990年,海南汽车制造厂第一辆马自达929旅行车试制成功。此后,海马汽车出产了马自达323也就是后来的福美来,普力马等经典车型。
但是好景不长,长安汽车集团、福特汽车公司和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在2006年2月合资成立了长安福***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汽车和马自达的合作中止,随后海马开始了自力更生的道路,海马3、丘比特、骑士、海福星、海马王子、海马M3、S7等等车型推出,但是海马汽车始终没有摆脱马自达的影子。2016年,海马汽车的销量达到了顶峰,年销量达到21.6万辆,但是此后销量断崖式下跌,2017年全年累计销售新车14.04万辆,2018年全年累计销量6.76万辆,2019年销量为29456辆,2020年销量只有17773台,不到巅峰期的10分之一,只能卖房维持生存。
海马汽车为什么会沦落至此?
1、产品缺乏竞争力
海马汽车之所以在2016年能够取得21万辆的销量,主要是因为SUV红利的影响,海马S5年销量破十万辆,但是海马汽车只要是凭借低价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哈弗、长城、上汽、广汽等等品牌都在推出SUV车型,海马汽车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2、模仿马自达,缺乏自主创新
海马汽车在和马自达分道扬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产品设计、宣传营销上刻意拉近和马自达的距离,比如说海马2的车型设计,非常类似马自达3,海马很多车型的宣传也会体现马自达的血统,随后,海马在自主创新和模仿马自达之间来回摇摆,在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后继乏力。
3、业务分散,不够聚焦
前些年家电行业进入造车领域,如奥克斯汽车,结果全军覆没;三年前互联网造车,新能源,[_a***_]、威马、小鹏等好几十家,现在真正投产只有几家,而且全靠融资支撑,规摸离挣钱还远,能维持现金流就不错了,随着时间推移,负担越来越大,融资越来越难,前景堪忧;恒大造车,宝能造车,都是不缺钱的主,但观致现在如何?野蛮人的钱也救不了观致了?国外汽车巨头己有上百年历史,在他们的研发体系面前,我们举全国之力都未必是对手,在他们的品牌优势面前,蔚来恒大更是渣渣,随着汽车壁垒渐去的必定是大量的国产品牌,谁能留到最后,决定于企业实控人亏得起多少,及能否在研发、市场、售后等方面科学布局,不投入是马上死,小投入是等死,大投入是找死,所谓向死而生,各安天命。
造车新势力必须找一帮有志青年火花碰撞,让第一款车过得了自己这一关,如果捡一台旧款让市场检验,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代价太大了。新势力出场模式要借鉴小鹏,千万不要学慰莱
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恒大目前的量产车是之前国能就已经交付用户使用的旧车,该车是早在十多年前风靡一时的陆地飞行器萨博93的改款,造型可谓是复古经典。许家印先后收购了多家电池厂,以一个高姿态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圈,风华正茂这个词实在不敢恭维,造车可不是盖房子,拼凑一下就完事儿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3xqt.com/post/48262.html